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茶具没用对,泡茶味不对,这一要点曾清楚地被鲁迅先生写在散文中。
鲁迅先生得了好茶,先用大壶泡了,喝起来却与平常喝的粗茶差不多。
后来再用盖碗冲泡,才有了一杯“色清而味甘。微香而小苦”的好茶。
当然,这是当时的标准,今时不同往日,现在喝茶,早已不讲究“小苦”。
但茶叶与茶具的搭配,从来都马虎不得。
不止喝茶,存茶时,容器不同、分量不同,存出来的茶味也有差别。
经常有茶友问,小铁罐可以用来长期存茶吗?在铁罐里存了一年多的白茶还能喝吗?
村姑陈给出的回复从来都是,假如没有在罐子外面套上铝箔袋塑料袋的话,不建议存、不建议喝。
况且小铁罐存茶,效果远不及大箱存茶。
《2》
白茶一年茶,三年药,七年宝,茶叶从新存到老,最少需要三年。
三年时间并不短,以铁罐的密封性来看,茶叶长时间存在里面,难保安然无恙。
相比橡胶之类材质柔软、相互贴合能做到严丝合缝的材料,金属材质太硬。
铁罐的罐口和盖子之间,无论如何都会留有缝隙。
这些缝隙,就是水汽进入罐内的通道。
无孔不入的水汽,通过这些缝隙,轻而易举地就能进入铁罐内部,进而被干燥的茶叶吸收。
茶叶在铁罐中存放的时间越长,受潮的风险就越大。
另外,从团队陈化的角度来看,铁罐存茶的量太小了。
一小罐、一小包白茶,连一斤都不到,聚集在一起的香气不够浓郁,可转化的物质也不够多,很难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。
再加上水汽无时无刻的侵扰,小铁罐存茶,陈化效果好不到哪去。
《3》
白茶整箱存,才能达到更好的陈化效果。
一批品质上乘的茶叶,按照食品级铝袋、食品级塑料袋、厚瓦楞纸箱的顺序,逐层密封包装起来。
再隔墙离地存放在避光、干燥、通风、无异味的环境中,茶叶才算妥善存好。
用三层包装法密封的茶叶,只要包装妥当、存茶环境合适,几乎没有受潮变质的风险。
并且,几斤、十几斤茶叶存放在一起,才能发挥出团队陈化的效果。
大量茶叶存放一个纸箱内一同陈化,这个过程中,它们相互吐纳、吸收,香气和营养物质都汇聚在一起,转化的速度会加快。
众人拾柴火焰高,同一款白茶,整箱存出来的,一定比小罐存出来的更香。
市面上的常见的大箱白茶,一般能装下4斤的寿眉,如果存的是白毫银针,还能装下更多。
把箱子占得满满当当,也能减少空气在纸箱中的占比,有利于茶叶陈化。
按照这个标准来,如果要利用团队陈化来存出更优质的老白茶,4斤是最低标准,上不封顶。
因此,有存茶需求的茶友,更建议直接一步到位,存上一整箱,效果最好。
当然,也要量力而行,不能勉强。
用对存茶方法,哪怕没有团队陈化,也能存出好茶。
《4》
小罐茶、大箱茶,如何选择,已经明了。
小包装的茶叶,只适合短期储存,存茶时间最好不超过3个月。
喝茶量不大、没有存茶意向的茶友,直接买小包装的茶。
茶叶量少,喝完的压力不大,不用担心茶叶变质。
而且,小包装适合尝鲜。
短时间内喝完一款茶叶,下次就可以尝试新口味,丰富喝茶的口味和经验。
小罐茶的入手成本也不高,尝过后不合胃口,也不会因为花太多钱而心疼。
但如果想品味白茶风味的变化,或是日常喝茶量比较大的茶友,就可以选择整箱储存。
白茶从新茶存到老茶,不同的年份,香气、滋味都有各自的变化,想切身体会,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存茶。
大箱存出来的茶叶,香气更馥郁,茶味更醇厚,自己喝着也更放心。
大量存茶时,小铁罐可以作为辅助。
日常要喝的茶,就分装到铁罐中保存,避免频繁打开茶箱。
隔一段时间开箱分装一次茶叶,比起天天开箱取茶,更有利于白茶的陈化。
《5》
大箱装与小包装之间的抉择,要看具体的需求。
经常三分钟热度,没办法静下心来喝一款茶的茶友,最好先买小罐茶尝试。
一次性买上四五斤的茶,最后喝不下,堆在家中难免相看两厌。
按照自己的喝茶习惯,简单估算一下每个月茶叶的消耗量,买起茶来会省心许多。
经常喝茶的茶友,遇上各种电商活动,多囤一些也无妨,反正都能消耗完。
没有存茶习惯的茶友,随性一些也没什么不妥。
看到合眼缘的茶,适量地买一点回来尝鲜,真心喜欢,再大量入手也不迟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淘配网配资-淘配网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排名-期货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